【精彩论文】馈线功率控制下的主动配电网信息物理风险演化分析
馈线功率控制下的主动配电网信息物理风险演化分析
翁嘉明, 刘东, 安宇, 殷浩洋, 黄植, 秦汉
(上海交通大学 电力传输与功率变换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240)
引文信息
翁嘉明, 刘东, 安宇, 等. 馈线功率控制下的主动配电网信息物理风险演化分析[J]. 中国电力, 2021, 54(3): 13-22.
WENG Jiaming, LIU Dong, AN Yu, et al. Cyber-physical risk evolution analysis of 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 under feeder control error[J]. Electric Power, 2021, 54(3): 13-22.
引言
信息物理系统(CPS)是实现计算、通信以及控制技术深度融合的系统,硬件上融合物理设备、计算平台、网络结构;功能上由计算机和网络通过反馈回路监视并控制物理过程;在反馈回路中物理过程与计算相互影响[1]。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电网已成为典型的信息物理系统,而现有分析控制方法主要关注信息空间或物理系统本身,难以揭示二者交互影响所诱发的叠加风险,未能挖掘二者融合作用带来的能力提升。
电力系统运行涉及复杂的电气物理过程,包含大量实时数据的产生与传递,无论是单一设备元件、设备组,还是全系统范围,其单独控制工作或是系统联动,都需要准确的物理模型和信息模型实现协调控制。文献[2-3]针对包含电源、负荷、输电系统的完整电网按照功能化、模块化和统一建模思想,建立了信息物理模型,分析并设计信息传递的过程,运用建立的模型论证了分层分区控制以及统一控制的可行性,并判断系统的稳定性。文献[4]基于混合系统理论,构建了一种分析和设计电力系统动态行为的方法,用于判断系统的稳定性,保障电网安全。安全是电网可靠稳定运行的首要前提。对于信息物理系统的电网而言,安全性与风险性问题的范畴已远远超过传统的系统暂态稳定和供电安全层面[5]。由于信息物理过程的深度交织耦合,信息空间的通信、计算、时序配合、动态逻辑以及运算性能,和信息空间面临的病毒、恶意代码、攻击破坏、窃密篡权等严重问题,共同作用于电网物理系统而产生客观存在、不可忽视的直接影响,进而和物理系统的连续过程叠加发展、连锁传导,会造成难以想象的严重后果[6]。
因此,电网信息物理系统的安全风险问题更为复杂且求解难度更大,因而也在这一背景下凸显出计及信息空间与物理网络因素叠加交互影响的电网安全风险评估方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当前已有较多成果研究电网信息系统安全对物理系统安全性的影响,以及如何加强电网信息安全、提高其应对风险威胁和恶意攻击的防御水平[7-10]。文献[11]全面总结论述了电力二次系统的风险因素来源,讨论了风险因素的作用形式和对一次系统的影响。文献[12]建立了一种双元素相对模糊评估方法以及一套风险评估框架体系用以提高电力系统应对信息空间安全攻击的坚强性。文献[13-15]对于变电站通信安全问题,考虑了软件失效造成的定量安全风险评估,建立了入侵检测防御系统的模型并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估,开发了试验环境用于研究观察信息系统和电网物理系统之间的交互对电网性能和可靠性的影响。此外,文献[16-18]对电网信息物理系统的关键信息网络节点和重要环节的脆弱性进行了研究,如通信系统的故障对电网非正常运行造成的影响,威胁入侵和电网自身防御相互对抗即攻防博弈下的脆弱性等。文献[19]阐述了电力CPS安全风险跨空间传播的基本形式,根据细胞自动机理论的特征建立了信息物理安全风险的传播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分析了风险跨空间传递概率、故障细胞治愈概率等因素对风险传播的影响。文献[20]基于改进渗流理论,提出了考虑物理层电网潮流分析与信息层延时的信息物理系统电力系统连锁故障模型,综合考虑物理层电网潮流、在脆弱度指标中的拓扑完整度、信息层延时增量进行连锁故障仿真研究。文献[21-25]均针对信息空间的网络攻击带来的电网风险进行了研究。
基于上述需求,本文分析配电网信息侧架构与信息物理交互机理,建立信息攻击下的配电网信息物理系统风险传递模型,揭示了故障在配电网信息物理系统中的演化机理,并以配电网量测信息被篡改的场景为例,模拟仿真验证所提模型的可行性。1 主动配电网信息物理交互机理
1.1 主动配电网系统信息侧架构
在讨论主动配电网信息物理融合风险的交互机理之前,要明确主动配电网系统信息侧的组织架构。主动配电网系统信息侧各组织层的功能、链路及信息流关系如图1所示。数据采集系统采集配电网各节点的实时运行数据,如母线的电压、有功等量测量及断路器的开关状态量等,为主站控制系统各高级应用的计算与评估提供数据基础。通信系统一方面负责将本地采集的量测量和状态量传送至主站控制系统,另一方面提供通信链路为主站控制系统下发各种控制信号命令。此外,各控制中心和控制器之间的协同配合控制也需要基于通信系统完成。主站控制系统负责处理来自测量设备的数据,并评估电力系统状态。状态估计作为主站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监视工具,基于实时测量,伪测量和网络拓扑,提供可靠、完整的电力网络状态。主站中的各种应用分析工具基于状态估计的输出来检测潜在的越限情况,提醒操作员采取预防或者校正措施。人机交互界面是操作员了解并收集有关系统状态信息的主要手段,显示各高级应用的分析计算结果,在检测到异常事件时生成警报,并为操作员访问系统所有信息提供便利。图1 主动配电网信息侧组织架构
Fig.1 Cyber-side infrastructure of 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
1.2 配电网故障信息物理交互机理
如图2所示,信息基础架构中的局限性、设计缺陷或故障会导致系统的“感知状态”与“实际状态”之间出现差异。例如:主站系统从各配电终端接收不完整、不正确甚至矛盾的信息;采集的信息遭到攻击和篡改,误导或迷惑了主站系统的判断;当前系统状态变化过快或当前感知状态比较少见等。在这些情况下,“感知状态”可能与“实际状态”有较大差异。一方面,物理系统的“实际状态”经信息系统“过滤”后,变成“感知状态”,作为主站控制系统控制决策依据。若“感知状态”与“实际状态”有较大偏差,则主站控制系统有可能下发错误的控制指令,导致物理系统故障。另一方面,当发生电力系统故障时,控制中心需要收集大量数据,包括节点电压、传输线上的功率流、分布式电源和柔性负载状态等,通信网络的性能将受到通信流量激增的影响,从而发生数据包丢失、传输速率降低、传输延迟增加等现象,最终造成信息系统故障。由此可见,主动配电网信息系统与物理系统紧密融合,相辅相成,物理系统或信息系统中任何一环故障,都会对配电网的稳定运行造成影响,甚至导致连锁故障的发生。图 2 电网信息物理故障演化
Fig. 2 Failure evolution of 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 cyber-physical system
2 信息攻击下的电力系统
图3 跨空间级联故障形成过程
Fig.3 Formation process of cross-space cascading failure
图4 电网信息侧风险来源
Fig.4 Cyber risk sources of 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s
3 主动配电网信息物理故障演化机理
图5 电网信息物理故障传递过程
Fig.5 Failure transfer process of 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 cyber-physical system
4 馈线功率控制下的主动配电网信息物理风险演化分析
基于所提出的主动配电网信息物理风险传递模型,以针对主动配电网馈线功率控制的信息攻击为例,分析信息物理风险的传递演化过程及其产生的影响。
4.1 主动配电网馈线功率控制原理
在主动配电网中,大量DG和柔性负荷的接入,一方面有助于降低输电损耗,另一方面也为配电网增加了更灵活的运行方式,如微网自治或紧急情况下的孤岛运行等。配电网一般通过升压变压器接入输电网。由于潮流的双向性,主动配电网对于输电网相当于一座虚拟电厂,既能作为一个负荷,也可以作为一个聚合的电源,为上级电网输送有功功率。因此,配电网和上级电网之间的交换功率一般被要求在一定范围内。由于DG的容量较小,一般情况下同一片区域或同一条馈线上会聚集大量的DG,以积累更高的可控容量。分布式电源这种“既分散又集中”和“即插即用”的特点,需要较高的通信带宽和灵活的通信链路,并不适用于传统的集中式实时控制。因此,在主动配电网中,一般会在存在大量DG的馈线或区域设置一个区域控制器,通过与量测终端、各DG控制器之间通信,实现对该区域的实时自治控制,如图6所示[26]。图6 主动配电网区域自治控制
Fig.6 Regional autonomous control in 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s
4.2 针对馈线功率控制的信息攻击模型
区域自治控制是一个典型的信息物理控制过程。区域控制器、本地控制器、量测终端和通信系统构成了信息物理系统的信息层,DG、负荷以及馈线构成了信息物理系统的物理层。物理层的动态连续潮流以离散的量测数据形式上传至信息层,信息层的区域控制器再经过控制算法的计算迭代,为本地控制器更新控制目标,从而使物理层的配电网系统趋于目标运行状态。然而,相较于主站的集中式控制,区域自制控制具有较低的信息安全等级,且自动控制响应更快,因此有更高的信息物理交互风险。若区域控制器无法获得实时更新DG状态或收到有误的量测数据,这将有可能导致DG有功功率贡献率的计算出现偏差,使DG偏离目标运行状态,甚至造成配电网系统的不稳定,触发相应的紧急控制或故障保护等举措。针对终端量测的信息攻击可表示为信息攻击者的目的是通过篡改馈线交换功率量测值,误导区域控制器对各DG的调节,最终使实际馈线交互功率偏离其目标值。这种信息攻击为配电网系统带来的后果,轻则影响上级电网对电价分配的公平性,重则影响整个配电网甚至上级电网的安全稳定。尤其在馈线可调节容量较低的情况下,DG的异常运行有可能导致馈线过载,造成频率下降,触发低频减载保护。当系统频率低于最低频率限值,且频率变化率达到启动门槛值时,区域控制器将依据式(3)切除部分负荷来弥补当前系统的功率缺额。
4.3 基于馈线功率控制的信息物理风险演化
基于主动配电网信息物理风险传递模型,仿真分析在主动配电网区域自治控制下,馈线出口处量测遭篡改对系统造成的动态影响。在DIgSILENT(也称PowerFactory)仿真软件中搭建主动配电网馈线结构及其相应的控制模型,如图7所示。信息侧模型包括量测采集、信息攻击模型、区域控制器和DG控制器等。其中,量测采集模块分别在馈线出口处和DG处采集实时量测信息;信息攻击模块连接了馈线出口处量测终端和区域控制器,以实现对上传量测数据的篡改;区域控制器包括保护控制和调度控制模块,前者负责低频减载,后者则实现DG有功功率参考值的计算与下发;DG控制器根据区域控制器下发的控制目标更新逆变器输入变量或控制参数。物理侧的动态元件包括同步机动态模型和基于PQ控制的逆变器动态控制模型,前者为配电网提供频率和电压支撑,后者则作为DG控制器的执行器,实现DG的恒功率控制。物理侧模型的其他参数包括:馈线交流侧电压等级为10 kV;DG的直流侧电压等级为0.35 kV;光伏(photovoltaic,PV)容量为90 kW,电池储能(battery energy storage,BES)最大充放电功率为±100 kW(放电为正,充电为负);馈线可承受的最大负载(即同步发电机最大容量)为450 kW。图7 基于DIgSILENT的信息物理风险传递仿真模型
Fig.7 DIgSILENT-based cyber-physical risk transfer simulation model
图8 量测篡改信息攻击对主动配电网区域控制影响的DIgSILENT仿真结果
Fig.8 DIgSILENT-based simulation results for tampered measurements impact on regional control of 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s
5 结语
本文首先对主动配电网信息物理交互机理进行了研究,并针对信息攻击引发的配电网跨空间连锁故障进行了分类讨论。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配电网信息物理风险传递过程,分析了配电网信息物理故障演化机理。最后,依据馈线功率控制原理,建立了针对馈线控制的信息攻击模型并在DIgSILENT中搭建了相应算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当主动配电网信息系统与物理系统间存在强耦合关系时,网络恶意攻击造成的数据篡改扰乱了电网当前运行状态的正确感知,会导致控制中心下发错误的控制指令,最终引发主动配电网系统的连锁故障。本文结论对于今后配电网应对信息攻击所需采取的防御策略具有指导性意义,未来还可继续对主动配电网冗余量测体系,信息缺失下的自愈控制算法、信息安全等级强化策略等进行深入研究以期能够进一步提升配电网防护水平。
(责任编辑 李博)
作者介绍
翁嘉明(1986—),男,博士,讲师,从事能源互联网、信息物理系统、主动配电网、智能电网研究,E-mail:wrzx_5@sjtu.edu.cn;★
刘东(1968—),男,通信作者,博士,教授,从事能源互联网、信息物理系统、主动配电网、智能电网研究,E-mail:dongliu@sjtu.edu.cn.往期回顾
审核:方彤
根据国家版权局最新规定,纸媒、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转载、摘编《中国电力》编辑部的作品,转载时要包含本微信号名称、二维码等关键信息,在文首注明《中国电力》原创。个人请按本微信原文转发、分享。欢迎大家转载分享。